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进展简报(第九期)

 
 
2014年第1期(总第9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71)课题组办公室         2014年8月8日
(领导同志如有批示或需调阅详细成果,请电告:0731-84617003或13187070868)
 

目  录
 
课题组对浙江、湖南多地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调查
 
课题组首席专家李燕凌教授应邀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与研究
 
课题组对浙江、湖南多地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调查
                             
 
    震惊中外媒体的“黄浦江浮猪”事件发生后,李燕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3月、4月、6月和7月先后四次赶往上海市、浙江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课题组撰写了《建议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进行重大改革》和《“黄浦江浮猪”事件应急处置调研报告》。2013年8月5日、12月18日,中央农办陈锡文主任先后两次批阅政策建议和调查报告,要求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参考。农业部2013年9月在全国19个省212个县开展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着手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支持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为追踪调查“黄浦江浮猪”事件应急处置后续效应,深入了解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农业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情况,课题组2014年4月至8月期间,先后多次组织力量对浙江、湖南两省17个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其中8个县(区)属于农业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县(区)”。
 
    2014年4月中旬,课题组前往浙江省嘉兴市所属的平湖、嘉善、南湖、秀洲、海盐等5个县(区)开展调研,这5个县(区)均属农业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区)。课题组对去年“黄浦江浮猪”事件发生后走访过的平湖双桥村、高马村、新埭镇星光村、南阳村以及嘉善县进行回访调查,并在嘉兴市区的南湖区、秀洲区对街头消费者、报刊亭、菜市场等进行问卷调查,随后深入嘉兴市海盐县实地走访,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2014年5月,课题组到长沙县、双峰县进行调查。2014年7月至8月间,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湖南省芷江县、吉首市、古丈县、绥宁县、武冈市、新宁县、浏阳市、汝城县、岳阳县、湘阴县等10县(市)展开调研。浏阳市、长沙县、双峰县也是农业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区)。课题组所到之县均组织了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乡(镇)干部和村民座谈会,并深入养殖企业和农家进行深度访谈,察看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现场及设施运行情况。课题组对17个县(区)4个多月实地调研后发现,虽然农业部试点效果较为明显,但各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任重道远,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不可懈怠。
 
    (一)落实试点方案,创新长效机制
    一年多来,各试点县(区)认真落实农业部农医发[2013]31号《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
    各地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积极性,采取多种模式创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海盐县一方面加强对10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养殖过程中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正在积极兴建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对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及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猪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湘阴县引进大型养殖企业“温氏集团”建立“湘阴县温氏小北湖种猪场”,采用虚拟结算制度,带动当地200多个农户,建成公司加农户的湘阴“六统一”安全环保型无害化处理模式。该模式由温氏种猪场向农户统一提供种猪(农户养殖规模必须在200至500头之间),统一提供饲料并进行饲养技术指导,统一进行动物防疫、统一收集处理死猪、统一处理粪便污染、按订单价格统一收购出栏猪。
    2.探索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
嘉善县按照“属地管理”要求,组建以镇(街道)为单位的“三废”(干粪、沼液、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服务队伍,形成网格化收集、运输、处理、监管等“一条龙”的管理服务体系。
    3.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浏阳市在年生猪出栏逾万头的百宜原种猪有限公司、原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建设两套高温高压化制和生物发酵制肥工艺生产线,集中处理死猪和粪便污水,并与养猪场周边的生态疏菜园、生态水果园、生态花卉园一起建成有机循环农业,污染防治效果十分明显,河流上游水源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嘉兴市采用病死猪“热解炭化”无害处理新技术效果良好。采用热解炭化法,每吨死畜的处理成本仅需1000元,每吨病死动物还可产生160公斤生物质炭,市场售价达600元/吨 。
    4.加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管
    嘉兴市政府组织“拉网式”集中防疫和专项防控行动等一系列措施,并建立了一整套病死猪处理监督与举报制度,在黄浦江上游沿河各地按照行政区界限在河道上打桩、布网、设拦污站,划分河道清理责任,长期组织专门人员检查、清理管辖区域内的漂浮死猪等污染物。嘉善县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利用浙江省“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平台”及嘉善县内“县、镇(街道)、村三级电子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提升了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信息化监管水平。浏阳市深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改革,加强养殖企业无害化处理主体建设,迅速形成“政府牵头、企业主体、群防群控”的新体系。县政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实施定期抽查,对村集体分散建设的病死猪化尸窖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清理。
    5.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
    各地普遍加强了生猪交易市场监管,竭力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双峰县、武冈市、岳阳县等由公安部门牵头,组织食药、农业、环保、城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定期通报打击结果,并向社会公布。
    6.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为了防控大量病死猪聚集可能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各地普遍加强了对粗放式养猪模式的改革,从源头上预防生猪疫病大爆发引致公共卫生事件。课题组在17个县(区)共调查了不同规模类型的生猪养殖户679家,平均养殖规模达年出栏422头,比去年课题组在浙江、湖南两省调查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年来,嘉兴市畜牧业转型升级被提到了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采取了控制养殖总量,因地制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拆除禁养区及违章猪(禽)舍。长沙县折除、外迁散养户近千家,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长沙县财政大力扶持生猪养殖户转型,帮助禁养区转型养猪户发展疏菜、花卉种植业,加快推动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二)试点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病死猪收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按照农业部《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要求,各地情况不容乐观。课题组所到之地很少看到配备专用运输车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病死猪收集点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年出栏5000~10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几乎没有看到一座存放病死猪的小型冷库,乡镇或村临时收集以及就近处理生猪散养户病死猪的能力仍然较低。
    2.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重点不突出。在落实农业部试点方案过程中,许多地方没有把握住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管的重点,特别是对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和无害化处理厂,基本上没有派出专门人员负责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也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生猪规模养殖场防疫档案、冷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监管机制。
    3.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落实困难。一是核实病死猪数量困难。课题组调查的湖南10个县(区)都反映,上报的病死猪数量都未能得到认可,上级主管部门几乎无法核实。因此,中央财政拨付的补助资金也没有按县(区)上报的病死猪数量执行政策。二是地方财政配套很难落实。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难以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经费十分拮据。三是没有散养户补偿渠道,乡村集中建设处理设施缺乏经费,因此,散养户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非常艰难。
    4.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建设刻不容缓。课题组调查的17个县(区)都有反映(特别是黄浦江流域的嘉兴市各区县),各地加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问责十分必要,也初显成效,但是,建立以河流流域跨界综合治理为目标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更是长远大计。嘉善县、海盐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同志反映,目前“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病死猪处理及监管机制,始终没有解决好病死猪疫病传染的“负外部性”问题,给诱发大规模突发性动物疫病公共卫生事件留下严重隐患,很担心会出大问题。
 
 
 
课题组首席专家李燕凌教授应邀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与研究
 
    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邀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李燕凌教授将于2014年8月起前往该院“公共与全球事务系”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与研究。李燕凌教授此次应邀赴南洋理工大学访学与研究,是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组与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双边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支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选派高层次紧缺人才出国访问学习的重要项目。李燕凌教授在南洋理工大学访学期间,将主要针对新加坡在公共卫生政策、动物检疫与防疫、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与南洋理工大学同行学者进行深入学习交流,并对欧美、东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组与南洋理工大学开展双边合作交流始于2013年。为了深入了解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在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公共政策,2013年12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71)课题组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与全球事务系首席专家何包钢教授,到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何包钢教授与李燕凌教授在湖南农业大学共同组织了“突发事件处置与协商民主学术研讨会”。何包钢教授做了题为“如何让民主协商成为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的主题报告,李燕凌教授做了“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社会群体反响及其干预机制”学术发言。来自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共计60余人听取了报告并积极参与研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政府危机管理、社区应急管理与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突发事件中信息发布和新闻媒体管理、公共危机事件中心理干预、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过去十几年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高等学校开展过应急管理人才培训、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合作研究。
 
 
 
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处,农业部畜牧司,农业部兽医局,教育部社科司,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关领导和专家。
 
 
 
课题组成员邱成梅博士(右一)等深入察看正在兴建的海盐县动物卫生处理中心施工现场
 
 
 
李晚莲副教授(中)带队前往嘉善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调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情况
 
 
 
            
      课题组在浏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干部陪同下深入乡村察看病死猪深埋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湖南百宜原种猪有限公司(浏阳市)技术人员向课题组介绍病死猪高温高压化制肥工艺流程
 
 
 
 
    李燕凌教授在岳阳县枫树湾畜牧有限公司猪场调研
 
 
        
 调研组在湘阴县温氏小北湖种猪场调研母猪猪舍卫生防疫情况
 
 
 
    
调研组在武冈市邓元泰镇深入生猪养殖场调研
 
 
 
 
      李燕凌教授(右一)带领课题组在绥宁县黄桑乡党委书记(左二)陪同下深入养猪农户调查
 
 
 
 
 
    课题组在汝城县召开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讨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
 
 
 
 
 课题组在湘阴县召开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讨论动物防疫能力建设
 
 
 
 
     调研组在新宁县召开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讨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
               
 
 
 
     调研组与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村民座谈
 
点击下载文件:
友情链接: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    湖南社科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