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防范突发性重大疫情”有章可循——记李燕凌教授与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
发表日期:2012/3/25
项目领衔人简介 李燕凌,男,1964年9月生,湖南邵阳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我校人文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领衔人、MPA教育中心主任。省公共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省委宣传部理论专家库首批专家、中共湖南省委干部理论学习名师名课库专家、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湖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课题及其他省部级课题20余项。独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论》获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即“杜润生奖”)、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著《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获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第二)、合著《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获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排第二),主持教学改革课题获2006年湖南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排第一),编著《市政学导引与案例》获湖南省优秀教材奖,另获厅级奖励1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8部,在《经济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村经济》、《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CSSCI期刊收录3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曾专门给学校发来 《致湖南农业大学的贺信》,信中说,李燕凌教授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校、也是“我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对促进我省文理交叉跨学科创新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示范和鼓舞作用。”据悉,第三批共立项36个课题,其中农业院校仅有两所。项目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上的重大突破。这个项目的脱颖而出有着怎样的“蹊径”?
走差异化策略,立足校本资源,打好“组合拳”
项目的申报成功无疑需要有的放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肩负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的重要作用。社科基金的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基础研究,以理论创新为主旨,强调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一种是应用研究型,注重关注现实问题,提出应用对策;另一种是综合研究,是理论创新和应用对策相结合,有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特点。李燕凌教授说:“我们这次申报立项时,立足我校地方农业院校的科研特点,立足校本资源优势来找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起点相对较弱,发展慢,与211、985重点院校有着一定差距,缺少在重大理论领域得到突破或失去竞争的机会;在重大应用研究方面,我们与北京等地高校相比,缺乏能够接近和获取前沿、权威信息的地缘优势。”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为此,李教授领衔的团队决定采取差异化策略,在学科交叉中寻找突破口,打好“组合拳”。
课题从大的方面涉及了管理学、动物学、防疫学、危机管理、经济学等,将社会密切关注的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纳入视野。“这是一条文理交叉的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的道路,蕴含着我们对自己学校优势发现和利用的结果,例如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等学科。我们依托地方农业院校得天独厚的资源,准确把握学科定位,在动物防疫学上,扣住学校已有的特色优势学科,如我校在养猪方面的动物学研究,充分利用他们的研究基础。”就这样,课题思路从农村突发性动物疫情、农民公共卫生、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不断扩大、深入思考,也就发掘了一个研究领域的“世外桃源”。正如专家鉴定所言:“课题既能为党和政府领导部门提供情况调研报告、为相关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又为直接服务‘三农’、防范突发性重大疫情提供科技示范教育成果,成果形式具有创新意义。”
长期坚持,厚积薄发,十年磨一剑当我们问起,申报的过程有没有让人感觉特别辛苦的时候,他说:“不辛苦!做研究怎么能说辛苦二字呢?项目本身的申请过程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辛苦,因为在研究的进程中,我与团队成员总是在一个个子课题的思路设计、完善推进中,欣喜激动着,兴奋不已。”在李教授看来,一个学者在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感觉到的是兴奋,他的精神高度集中,那种快乐和欣慰远远超过了辛苦。不过,项目成功申报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的结晶。早在惊动国人的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李燕凌教授就已经开始相关方面的研究。
“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从事科学研究要甘于坐冷板凳,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更是如此。”李燕凌教授说。自然科学研究相对有着较为显性的标志性成果,可观、可感、可计量,而社会科学成果是思想的火花,它的成果需要转化为社会行动并经过长时期的检验方可被真正认可。2004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猪蓝耳病……李教授始终关注着农村、农业和农民,从农民医疗卫生、动物疫情、农村公共品生产、公共危机化解等角度不断思考着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2007年还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公共危机管理》。遗憾的是这些论文和专著没有拿到一个较高级别的奖励。“没有得到认可不要紧,一定要耐得住这种‘熬’的过程。”李教授苦涩的表情中显露出十年磨一剑的刚毅。
舍得放弃,勇于创新,团队默契谁也没有想过李燕凌教授的团队会把辛辛苦苦花了四个多月时间写的一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书放弃而重新开始。那是经过他们在炎热的酷暑里放弃节假日而共同努力的心血啊!但是没有放弃就没有后面的创新,这次放弃可以说是凤凰涅?浴火重生,为新的征程打开了一扇窗。割舍开旧的项目,李燕凌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地奔向新的项目论证与研究之路,这恰逢国庆长假,成员们的假日放了空,而成就他们申报项目紧张的“实际战果”。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课题项目无论从视角、方法还是方案设计的规范性上,都达到了一种创新。对交叉学科的选择就是一个大的创新,为了荟萃意见,求证学科交叉的可行性问题,李燕凌教授团队成员与畜牧学的贺建华教授、余兴龙教授、邓近平教授、李立清教授等校内相关专家就开会讨论了3次,有2次都在晚上进行,还向有的教授书面征求意见。通过争论,观点上达到了1+1>2的效果。正如专家组认定的:“课题研究思路新颖”,“在关键问题的解决中善于运用计量分析工具,研究方法创新性强”,“研究工作计划安排缜密”,申报书每一个子课题都配备有内容清晰明了的图表,项目介绍深入细致。
“当然,我们的团队还得到长期合作的兄弟单位的支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政府应急办等,没有长期合作与广泛支持,我们的项目也是无法成功的。”合作单位的团队成员各有擅长,分领域合作,博采众长,这种长期合作也为课题的突破性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课题的顺利开题,项目的全面研究也就奏响了激昂的旋律。不过,这还是课题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正如湖南省委宣传部李湘舟巡视员说到的“课题研究要掌握和体现宏观性、规律性、创新性、民生性、应用性,把成果质量放在首位”,重任正在前方召唤!李燕凌教授的团队正在为探索突发性动物疫情演变规律及提出应急公共政策的征程上铿锵前行。
专家心语: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研究项目成功的保障”
李燕凌教授说:好团队的标志就是团队成员个个甘于奉献,人人工作投入,大家默契配合并且富有创新的精神,这才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放弃是福”
李燕凌教授说:“放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开展科学研究必须要学会放弃。我觉得,放弃有时也是一种福分。因为那个放弃为我累积了许多经验,让我在后面前进的道路上少走了弯路。”
(文/裴昌胜 周梦璇 图/昌胜庹炼)
点击下载文件: |